独家品读少年上合之浩然“五气”
关健斌 | 2018年06月08日
导 语 6月9日,上合峰会将在青岛拉开大幕,这是中国今年重要的主场外交之一,也是上合组织18岁的“成人礼”。作为东道国,中方邀请了上合组织其他7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的领导人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机构的负责人齐聚黄海之滨的“帆船之都”,共商合作之计、共谋未来之路。习近平主席还邀请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伊朗四国总统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同其他有关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上合组织进入“青岛时间
普京用国情咨文吹响选举“集结号”
关健斌 | 2018年03月04日
2018年俄罗斯总统选举,也一个“时代结束”的开始。正如普京此次发表国情咨文时偶尔传出的咳嗽声,俄罗斯强国之梦要想一气呵成并非易事,普京如何面临新挑战,找到稳定与发展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还需进一步观察
特朗普与普京相见时难别亦难
关健斌 | 2017年11月11日
不知从何时起,双边会晤成了多边峰会舞台上的重要戏码,谁见谁、何时见、怎么见,慢慢成为大家的关注焦点。 自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俄美关系已沦落到了如此地步——普京与特朗普在多边场合能不能见上一面都成了大问题。普京与特朗普“见与不见”,俨然成为人们观察俄美关系走势的窗口和风向标。 预热:俄美双方有温差 越南岘港APEC峰会前,俄美都曾主动、有意识地为这次磋商中的两国总统会见预热。11月2日,特朗普在
普京2018年是去是留?
关健斌 | 2017年09月21日
未来半年,俄罗斯总统选举这场大戏将以“普京之谜”为主线展开。普京会不会参选?以何种身份参选?何时正式对外宣布参选?现在猜想比确信多,问题比答案多
蒂勒森访俄是摸底还是透底?
关健斌 | 2017年04月13日
“这是紧张的一天,我们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举行了会谈。刚才,普京总统又与他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继续会谈。会谈是细致而坦诚的,涵盖了双边关系和国际事务中的所有问题。”莫斯科时间4月12日傍晚,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与到访的蒂勒森一起工作了一整天后,共同举行了记者会。在记者会上,略显疲倦的拉夫罗夫如是说。 4月12日上午,首次以美国国务卿身份访俄的蒂勒森与拉夫罗夫进行了5个小时的闭门会谈,并一起吃了工作午餐
特朗普的“按捺不住”与普京的“按兵不动”
关健斌 | 2017年04月08日
当前,无论是“新手”特朗普,还是“老司机”普京,国内局势都不那么乐观。特朗普未能弥合2016年总统大选集中暴露出来的美国社会分裂,普京也正在积极弥合2018年总统大选前露出来的俄罗斯社会缝隙
2016年:一个国际问题爱好者的着相与执念
关健斌 | 2016年12月31日
北京2016年12月31日是从266度的重度雾霾中开始的,我知道太阳的方向,却看不到太阳的样子。世界的2016年是在不确定性中结束的,我们知道不确定性样子,却不知道不确定性的方向。 2016年,发生了许多“黑天鹅事件”,从英国脱欧公投到特朗普的当选,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人们叫2016年为“黑天鹅湖年”。其实,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权力下放”的时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奥巴马与普京的缘起缘灭
关健斌 | 2016年12月30日
谁说奥巴马是“蹩脚鸭总统”,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哟!奥巴马以实际行动证明,即使再蹩脚的今日总统,也能给一路逆袭的明日总统下绊儿。 12月29日,为报复“俄罗斯黑客干扰美国大选”,奥巴马终于签署了一项总统行政令,对俄罗斯采取新一轮制裁。制裁措施包括对俄罗斯的五个机构--情报总局GRU、联邦安全局FSB以及为情报总局GRU的网络黑客行为提供支持的三家公司进行制裁;对6位俄罗斯官员进行制裁,包括情报总局
俄失事飞机到底多老?
关健斌 | 2016年12月25日
25日在黑海失事的俄国防部隶属的图-154飞机于1983年出厂,并于1983年5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机龄为33年零7个月。飞机投入运营后,大部分时间隶属于俄国防部第223运输队。上世纪90年代曾被民航公司使用,2004-2005年被俄航使用。1996-2002、2004-2005、2008-2009年在仓库中未被使用。 目前,俄防长绍伊万每隔1个小时向普京汇报一次搜寻进展情况。到目前为止,已搜寻
戏说普京记者会上的“话外音”
关健斌 | 2016年12月24日
1.对于俄驻土耳其大使遭刺杀案,普京表示,“我们将进一步调查事件发生的所有细节,并查出所有凶手”。——这个案子可以不影响俄土关系,但是决不等于可以马马虎虎、稀里糊涂地草草结案,更不等于任由你埃尔多安按着自己的政治利益把这个十恶不赦的罪名随便扣到你想扣的人头上。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土耳其,你最好配合点好,别动什么歪心眼,我要的是水落石出,不要遮遮掩掩!更不要搬弄是非。 2.大使遇刺案是否会再度破坏刚
普京的“三套车”能把叙利亚拉出困境吗?
关健斌 | 2016年12月21日
12月19-20日之间,世界上最忙的外长是谁?可能非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莫属了。 12月19日晚,拉夫罗夫在俄外交部的新年招待上收到卡尔洛夫大使在安卡拉被刺杀的噩耗,就赶去克里姆林宫开会。20日凌晨,拉夫罗夫还要为俄外交部官网录制关于此消息的视频采访。20日一大早,他先是与到访的土耳其外长会谈,又主持俄、土、伊三国外长磋商。之后,又赶到俄外交事务委员会的年会上致辞(他在致辞中将卡尔洛夫大使遇刺与美国
安卡拉枪声后的搏杀
关健斌 | 2016年12月20日
“卡尔洛夫是牺牲在反恐最前线的战士”、“卡尔洛夫大使在全土耳其人面前被枪杀”、“这是俄罗斯外交的悲痛一天”……从12月19日晚上起,莫斯科早已开始的新年气氛被突然从安卡拉转来的刺耳枪声刺破了,俄罗斯上上下下瞬间沉浸到了悲愤之中,国际社会纷纷以不同形式谴责这一恐怖行径。 莫斯科时间12月19日晚,俄驻土耳其大使卡尔洛夫在安卡拉现代艺术中心出席“土耳其人眼中的俄罗斯:从加里宁格勒到勘察加”艺术展开幕式
蒂勒森和普京友谊的小船会翻吗?
关健斌 | 2016年12月15日
“特朗普选了个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人当国务卿,靠谱吗?”当特朗普12月13日正式提名埃克森美孚的CEO雷克斯·蒂勒森为国务卿时,蒂勒森与俄罗斯“相当不一般的关系”立刻成了美国媒体热议和挖掘的焦点。而就在几天前,中情局还宣称已发现美国大选过程中的“普京之手”,而如今“普京之友”却要掌管国务院,这引来了美国上上下下的质疑声。 俄官方出言谨慎 蒂勒森被称为“最亲普京的美国人”。那么,这一提名应该让俄罗斯人
普京给日本记者“上中俄关系课”
关健斌 | 2016年12月13日
“听说你们想见见‘梦’,请吧,我把它给你们带来了。它状态不错!”——这是普京访日行前接受日本媒体记者采访时的开场白。 从俄罗斯总统网站莫斯科时间12月13日公布的普京接受日本记者采访的全文来看,日本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两次主动提出关于中国的问题。而采访问答记录全文中有12处提及中国,涉华部分对话原文如下: 日本记者问:您在发表国情咨文过程中当提及国家时,第一个提的是中国。我记得,之后才是印度、日本、美
安倍的“温泉外交”难化日俄领土坚冰
关健斌 | 2016年12月12日
12月9日,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荻生田光一通过网站宣布,日方打算再赠送一条秋田犬给普京,为之前赠送的秋田犬“梦”配个“老公”,但遭俄拒绝。有网民在日本雅虎网上留言称,“对强者摇尾巴,真丢人!”就这样,俄罗斯总统普京此次日本之行还未动身,俄日之间就爆出了“不和谐”的小插曲。 日本官方12月8日正式对外宣布,俄总统普京将于12月15-16日访问日本。这将是普京第六次访日,也是普京第四次以俄总统身份访日。
俄缘何对“特朗普的人”如此冷淡?
关健斌 | 2016年12月11日
“特朗普的人”来了——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期间的外交顾问佩奇12月8日刚一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就立刻被俄媒体盯上了。他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是来为俄美关系“探路的”,还是替特朗普“传话的”,亦或只是“纯私人的商务行”,一时引来国际观察家和媒体的热议。 佩奇到莫斯科后说,他准备在俄待到12月13日,并会晤“有影响力的”俄政商人士。他此番煞有介事地“卖关子”,无疑吊足了关注者的胃口。一些有影响的网络自媒体透露,
特朗普让俄美关系“忽如一夜春风来”
关健斌 | 2016年11月20日
虽然美国总统大选已经尘埃落定,但美国社会却仍在沉渣泛起、国家裂痕仍难以弥合。虽然“特朗普总统”已经横空出世,但“特朗普现象”在西方社会中却愈演愈烈,“特朗普效应”的冲击波仍持续发酵,“特朗普之谜”还在刺激着各国政要、学者、观察家们的敏感神经,引来众说纷纭的猜测和绞尽脑汁的猜想。 普京与特朗普:跨越大洋的“惺惺相惜” 对于特朗普的“逆袭”,国际社会“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其当选后的这十多天来,欧日领
俄罗斯加紧调查空难原因
关健斌 | 2016年03月19日
莫斯科时间3月19日凌晨3时50分,一架从阿联酋迪拜飞往俄罗斯南部城市顿河畔罗斯托夫的FZ98次航班客机在罗斯托夫国际机场降落时坠毁。这架波音737-800客机搭载的62人全部遇难,其中机组人员7人、乘客55人。在事发后5小时后,俄紧急情况部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所有遇难者的名单。遇难者中有12名外国人,其中 乘客大多为顿河罗斯托夫当地居民。 俄联邦调查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马尔金称,对客机坠毁原因的调查目
2016年:七问俄罗斯“能不能”?
关健斌 | 2016年01月03日
俄冲进中东乱局,插手易、接手难,打击IS出手容易、收手难。在俄出兵打恐之后,俄民众经历了不解、不安,甚至有些不满的心里路程。俄民众认为,出兵叙利亚却让俄民众想起了“阿富汗之痛”,这已成“危险的游戏”
“命运捉弄”了俄罗斯整整40年
关健斌 | 2015年12月31日
没事儿,看了看俄罗斯“第一频道”电视台今天晚上的电视节目单,发现莫斯科时间16:50播放电影《命运的捉弄》。这已经是俄罗斯“第一频道”第40次在新年之夜播放这部电影了。然而,这部影片的导演——俄罗斯(苏联)著名导演埃利达尔·梁赞诺夫却未能等到这个日子。2015年11月30日凌晨,埃利达尔·梁赞诺夫在莫斯科一家医院逝世。 在俄罗斯老百姓心中,《命运的捉弄》好似一坛老酒,越陈越醇、越品越香,这似乎比中
关健斌
178篇文章 2598天前更新
《中国青年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