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5年,普京带领俄罗斯以大刀阔斧的军事行动补了大幅下滑的经济参数、以酣畅淋漓的外交攻势补了平淡无奇的国内政治。但如果按“木桶学说”,俄罗斯能走多远,不是由最长的那板木板——军事来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经济来决定的。那么,2016年的俄罗斯又会向何处去呢?
    预测俄罗斯的内政外交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但我们至少可从以下七个角度观察俄罗斯2016年的变与不变。
    一是俄国内能不能稳得住?俄在2016年保持政局稳定似乎不成问题,尽管2016年是俄选举年。借着2015年在俄地方选举中“大胜”的东风,统俄党在2016年选举中获胜应无悬念。但对普京而言,2016年9月的杜马选举结果将直接影响他决定“2018年去留”问题的自由度。所以,确保统俄党的“完胜”至关重要。目前的不利动身是,在普京个人保持高支持率同时,俄民众对政府工作的不满意度也在上升。此外,民众对普京身边的高官及其家人的腐败事件十分关注,对一些显而易见的腐败分子“闻而不查、查而不办、办而不判、判而又放”的做法十分反感,体制内反对派的支持率在悄然爬升。同时,俄在中东的高调反恐是否会“引恐烧身”?5000万美元的悬赏金并未让俄客机遭空袭案水落石出,俄民众担心“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恐袭”,这对俄国内稳定也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二是俄经济能不能挺得住?如果俄国内稳不稳得住要看普京的话,那么俄经济能不能挺得住就要看油价了。油价对俄经济的作可谓“千钧一价”,油价的起伏立竿见影地影响着俄经济兴衰。俄2014-2016年财政预算中,油气收入占比从原来的48.1%升至52.5%。但油价在2015年却跌跌不休,今年1-10月,俄石油出口量为2.01亿吨,同比增长7.6%,但石油出口收入却仅为767亿美元,同比下降43%。残酷的现实让俄已不再相信油价会有奇迹发生,俄产乌拉尔牌原油出口价今年几乎被腰斩,这让“手动挡”式俄经济的安全气囊更加亏气。截至2015年10月1日,俄储备基金还剩705亿美元、国家福利基金还剩736亿美元。如按油价50美元/桶计算,那么俄到2016年底将耗尽这两项基金。普京在国情咨文虽然“老生常谈”地谈到要改变俄经济结构,但并没有说如何改变。俄百姓在谈到2016年生活成本的提升时抱怨道,“2016年,政府给我们的礼物以克计,但向我们征收的苛捐杂税却以公斤计”。不过,俄高层坚信,俄经济不会“崩溃”,梅德韦杰夫日前强调,“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自主经济,而俄罗斯有能力独立生存。”
  三是对美西方能不能绷得住?尽管俄与美西方还未走出危机,但修复合作终究在所难免。无论从经济上、政治上,还是心理上,俄都不打算离开欧洲大陆,叶卡捷琳娜二世曾强调,“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强国”。近250年过去了,尽管世界时局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这一点现在和将来都是真理。但无奈的是俄手中用来修复与美西方关系的工具并不多,在油价在低价位徘徊的情况下,俄对欧洲惯用油气武器已不再锋利。11的APEC峰会期间,奥巴马 “出人意料”地称俄在维也纳和谈中“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这似乎为俄美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合作带来一丝丝希望。但单靠叙利亚问题这一个抓手,俄很难自如地解开与美西方之间的僵局。
       四是在中东能不能站得住?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强调,“在反恐战争中,俄罗斯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责任感以及领袖特质。”俄冲进中东乱局,插手易、接手难,打击IS出手容易、收手难。在俄出兵打恐之后,俄民众经历了不解、不安,甚至有些不满的心里路程。俄民众认为,收回克里米亚、帮助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是为了帮助斯拉夫兄弟,但出兵叙利亚却让俄民众想起了“阿富汗之痛”,认为这已经成了“危险的游戏”,俄社会学者称其为“后阿富汗综合征”。正因如此,普京在空袭第一天就宣布俄不会向叙派地面部队,并且在国情咨文中花大段时间解释此举的重要意义。按普京说从叙利亚撤军只需要两天时间,但做出这个决定需要多长时间呢?按约旦分析人士卡姆哈维的说法,“普京就没有制定退出策略,俄罗斯人要留在叙利亚。”但俄能在中东站稳脚跟吗?没有地面部队的强势进攻,光靠突袭是无法在肉体上完全消灭IS的恐怖分子的,那么俄会把打恐打成“持久战”吗?
       五是乌克兰东部危机能不能冻得住?联合国在去年12月初发布的数据称,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已超过9000人丧生。2016年,俄内政外交一年的工作重点就是让乌克兰东部危机变成“被冻结的冲突”,让美欧彻底忘记克里米亚,让乌克兰东部危机“结疤但不再流脓”。对中东的“千里反恐”就有“声东击西”和“围魏救赵”的设计,这个“西”和“赵”都是乌克兰危机,就是想让乌克兰危机“软着陆”。虽然在德法的压力下,基辅政权暂时被《新明斯克协议》捆住了手脚,但他仍在试图挣脱,新年之际给克里米亚断电就是一例。有着基辅的不甘心,也有着美国人的站台。12月6-8日,美国副总统拜登访乌,向波罗申科保证,在奥巴马尽全力处理与莫斯科复杂的外交关系之际,不会牺牲乌克兰来获取与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合作。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六是对小伙伴能不能笼得住?独联体,特别是中亚地区当前正经受着乌克兰、阿富汗、IS和俄经济下滑四个“外溢效应”的叠加作用。中亚国家仍处在政治转制、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三转”时期,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土安全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去年9月底,与俄对IS首轮空袭的几乎同时,阿富汗塔利班在与政府军的战斗中取得重大胜利,十四年来首次攻陷主要城市——阿富汗北部的昆都士市。至此,阿富汗塔利班在阿富汗的控制范围达到了2001年被推翻以后的最大值。当一些人在讨论叙利亚是否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阿富汗”时,另一些人提出了阿富汗是否可能成为“第二个叙利亚”的问题。这也是这些国家与俄罗斯保持联系的一个重要动因,俄能否靠集安条约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这“一硬一软”的两手把小伙伴团结在自己周围,仍需更多的智慧和耐心。
       七是对中国能不能对得住?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普京先后在莫斯科、乌法、北京、安塔利亚、巴黎5次会晤,确保了中俄关系在继续保持高水平发展。双方共同纪念了“二战胜利70周年”,签署了《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但应该看到的是,“东向”是俄多元外交的一部分,而深化对华关系又是俄 “东向外交”的重要一元。在保持中俄关系“高位运行”同时,俄仍不忘与日本、越南、朝鲜等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加深关系,以构建“网状外交”。在中俄交往中,双方都有人觉得“对方对不住自己”,或者说,埋怨“你对我,不如我对你好”。一些俄罗斯人认为,中国在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上对俄不够“拔刀相助”,其不知中国在这两个问题上已“仁至义尽”。2015年11月13日,俄油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收到了9965亿卢布(约合969.59亿元人民币)的石油预付款,这俄在受西方制裁后收到的最大一笔海外资金。而这已不是中方第一次对俄“雪中送炭”了,并且这肯定也不是最后一次。双方都知道,中俄都无意结盟,也不希望“被结盟”,两国关系最佳状态是“结伴而不结盟”。对于中国人对俄罗斯的厚道外交,俄罗斯人能不能对得住呢?
2016年:七问俄罗斯“能不能”? 
 
话题:



0

推荐

关健斌

关健斌

178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中国青年报》记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