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虽然美国总统大选已经尘埃落定,但美国社会却仍在沉渣泛起、国家裂痕仍难以弥合。虽然“特朗普总统”已经横空出世,但“特朗普现象”在西方社会中却愈演愈烈,“特朗普效应”的冲击波仍持续发酵,“特朗普之谜”还在刺激着各国政要、学者、观察家们的敏感神经,引来众说纷纭的猜测和绞尽脑汁的猜想。


 

普京与特朗普:跨越大洋的“惺惺相惜”

 

    对于特朗普的“逆袭”,国际社会“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其当选后的这十多天来,欧日领导人匆忙从惊慌中回过神来,不得不硬着头皮向特朗普道贺。一时间,贺信、电话、访客纷至沓来,有亡羊补牢的,也有暗送秋波的,还有阿谀谄媚的。欧日政治家们都希望特朗普能“浪子回头”、或多或少地收回竞选时甩出的狠话,因为“说过的话可以不算,爱过的盟友不能再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政治家们特别希望特朗普“说话算数”,能义无反顾地践行自己在竞选时对俄释放的“善意”,勇敢地“让理想照进现实”。

    那么,在总统大选中“一路逆袭”的特朗普到底能否给还在死胡同里打转转的俄美关系带来“大逆转”呢?以反建制、反精英、反政治正确“三反”起家的特朗普,从“造反派”摇身一变成“当权派”后,能否打破“屁股决定脑袋”的定律呢?特朗普这位“政治素人”在“新手上路”时,遇到普京这位“老司机”后,又如何让俄美关系回归正轨呢?

    对于这一连串问号,答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静静看来,美欧政客和观察家更喜欢把普京形容成美国总统大选的“第三人”,把特朗普的胜选描绘成“普京的胜利”,担心特朗普竞选时的“亲俄言论”转化为执政后的“亲俄行动”,更害怕特朗普执政后的“向内看”和对外“新孤立主义”会在某种程度上释放俄压抑已久的“帝国心魔”,让普京有更多挥洒空间。这不仅仅是因为特朗普被希拉里形容成“普京的傀儡”,更因为特朗普本人毫不掩饰对普京的赞赏和认可,数次称赞普京作为领导人的才能,表示希望与普京建立“很好的关系”,并因此被批评者贴上“亲俄候选人”的标签。以至于,奥巴马近日通过“公开建议”的方式呼吁特朗普“必要时与俄对抗”。

    一个巴掌拍不响。对特朗普的“溢美之词”,普京投桃报李地称特朗普是“杰出且有才华的人”,表示欣赏他“准备完全恢复俄美关系”。特朗普当选后,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又进一步解释,特朗普与普京的“外交政策总体理念罕见相似,这使人们有理由对双边关系开始梳理冗杂之处持乐观态度”。

显然,特朗普和普京前段时间隔空点赞时的“惺惺相惜”,已演变成外交事务中的“风格相似”,这又让人联想到二人今后的“心心相印”。西方分析人士据此猜测,特朗普和普京都是“强人”,又都对现行国际秩序不满,两人有可能“像罗斯福和斯大林在雅尔塔那样”,以“强人对强人”的方式解决双边及国际问题。

    当然,这些猜测也并非空穴来风。就在特朗普胜选几个小时之后,普京就向其发去贺电,表示愿与特朗普共同努力,把俄美关系从当前危机中拉回正常水平,成为首位向特朗普道喜的外国领导人。而特朗普在当选后首次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普京此信是“美好的一封信”,并决定尽快与普京通电。11月14日,普京又与特朗普通电,强调“俄方愿本着平等、相互尊重和不干涉彼此内政的原则与美国新政府进行伙伴式对话”。

 

俄美关系:往事不堪回首

 

    一周之内,普京与特朗普从“鸿雁传书”到“电话传情”,已有过两次直接互动。但如果仔细研究俄总统官网和特朗普团队的消息稿,我们依然能发现一些令人玩味的小细节。对于此次通话,克里姆林宫称是“双方共同商议的”结果,但美方却说是“普京提议”的。而此前,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曾公开承认,“俄外交部认识特朗普的大多顾问,并在大选期间就有过接触。”而特朗普的发言人希克斯却矢口否认,称“这种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似乎,双方都害怕“今天谁主动,明天谁就被动”。但这又让人想起了拉夫罗夫很久以前那句话,“俄美关系,华盛顿想走多远,就能走多远……”那么,对于当前已经处于“死机”状态的俄美关系,华盛顿到底想走多远呢?特朗普又能走多远呢?诚然,特朗普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行为方式上都与希拉里大相径庭,他没有“历史包袱”,没有“阻挠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的私人恩怨”,似乎更能轻松地与普京“从零开始”。然而,虽然特朗普与普京的个人关系是“一张白纸”,但俄美两国关系却并非“白纸一张”。

    俄美关系更像一张“被无数次揉皱后抚平、再揉皱后再抚平”的纸。回看来时路,俄罗斯对美一直在“幻灭——动摇——追求”中辗转反侧,无法自拔、难以超越。2001年6月,小布什和普京首次以总统身份见面,场面充满着尊重和友爱。小布什事后形容普京,“我正视他的眼睛,看到了他的灵魂。”“9·11”事件后,普京第一个小布什打电话表示慰问,同意美军借道中亚赴阿富汗反恐。随后,普京做出从越南金兰湾撤军、从古巴撤军等重大决策,期望能缓和与美欧关系。但事与愿违,俄“单方面退让”并未换回美的“真情相对”。2003年3月,美不顾俄、法、德等国反对发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俄美关系开始下滑。从2003年到2005年,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先后发生“颜色革命”,对俄地缘空间和国内稳定构成挑战。与此同时,小布什在反导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也让普京很是恼火。普京2006年在发表国情咨文时直接把美国比喻成“什么都吃、却什么话都听不进去”的“狼同志”。2007年2月,普京又发表了著名的“慕尼黑讲话”,被视为俄对美欧示强的里程碑。最后,2008年8月的俄格冲突让俄与美欧的关系跌入谷底。

    奥巴马2009年走马上任为俄美关系回暖带来新希望,双方迅速启动“重启程序”。同为“60后”的梅德韦杰夫与奥巴马用“汉堡外交”向外人展示了两国 “重归于好”的决心,俄尝试与美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并与欧盟构筑经济、安全、法律、人文四大“共同空间”。但随着普京在2011年9月24日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美欧开始千方百计地阻止普京“重返克宫”。于是,在2011年底俄本马选举前后,俄反对派蠢蠢欲动,俄主要城市出现了大规模民众上街抗议活动,俄国内政治生态出现微妙变化。普京“眼含热泪”如愿入主克宫之际,也就是俄美关系“重启”寿终正寝之时。再后来,乌克兰危机爆发,俄干净利索地把克里米亚收入囊中,美欧也毫不含糊地对俄实施制裁,俄与美欧关系再次跌入谷底。

 

“双普交易”首单生意从何谈起?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回溯历史可见,结构性和战略性的矛盾让俄美关系如同过山车一样“周期性”地忽上忽下、起伏不定。每逢美国新总统上台后,美俄关系都给人一种“尽弃前嫌”的期待感,但均是“昙花一现”,不久又几乎都掉进 “高开低走”的死循环。这让人深刻地认识到,俄美关系之间“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着难以填平的沟壑”。

    回过头来再仔细琢磨,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的口号和“美国优先”的原则与普京的“让俄罗斯再次伟大起来”的梦想和“要与美国平等”的原则,无疑也将让俄美两国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复杂。正如俄媒体所说,“特朗普是美国的爱国者,而不是俄罗斯的。”普京在与特朗普通话时强调的“平等和相互尊重”,也许恰恰就是美国人不想给俄罗斯人的。

    但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身上总透着一股“重商逐利”的特质,那么特朗普与普京“大交易”的“第一单生意”又将从何谈起呢?叙利亚。从普京与特朗普首次通话中可看出,叙利亚很可能是两人“共同努力”的起点。对于特朗普而言,战胜IS比推翻巴沙尔政权重要得多,这与莫斯科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更为相近。叙利亚问题很可能是“双普时代”俄美关系走向的感应器和风向标。据悉,目前,俄方已以适当方式与特朗普接班团队进行接触,这种接触也许正在为两国“第一单生意”预热。

    但即便俄美就打击IS和解决叙利亚问题达成某种新共识、实现某种新互动,这也仅仅是序曲。而2017年3月才是俄美关系正剧的开始。那时,奥巴马政府对俄实施的制裁将到期,特朗普是取消还是延期,那将是俄美关系此轮走向的“试金石”。

    特朗普的当选让俄美关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如果把这满树的“梨花”当成俄美关系春天的开始,那就显得太性急了。“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俄美关系能否迎来真正的春天,人们还要耐着性子挨过这个冬天。等到明年开春时,俄美关系的春天是如约而至,还是遥遥无期,那自然就明了了。

特朗普让俄美关系“忽如一夜春风来”

特朗普让俄美关系“忽如一夜春风来”


话题:



0

推荐

关健斌

关健斌

178篇文章 5年前更新

《中国青年报》记者

文章